作者 陈立新
据说,旧时武林高手多有相人之术,茫茫人海,匆匆过客,但凡身怀绝技者迎面而来,搭眼可辨。更有甚者,尚可目量出有几成的功力。
说来也怪,陌路相逢,来者一不佩刀剑,二不露拳脚,缘何知之?难道武林前辈们果通相术乎?其实不然!细思之,无非察其神,观其形,望其气也。
观其外而知其内,并不神秘!大抵也不过一层的功夫,一层的眼力。常言道,眼为心之苗。目既可用以观人,亦可察之于人。江湖高人可掩其形,却难饰其神。一个人精气神之强弱,阅历之广狭,城府之深浅,胆量之大小,乃至处世有无定力等,皆可由其眼神的微妙变化中予以洞察。顾盼流转的神光与其形貌的自然融合,所展示的气质与气度,即一个人所持有的气相。
就习武人而言,通常训练有素、造诣精深者,眉宇之间,多含勇气、胆气、骨气、豪气等阳刚之气;面部神情上,多有凝重、浑朴、沉稳、冷峻、大度、睿智之相;身形气度上,则多见挺拔、强健、洒脱、飘逸、豪迈、轩扬之风。所有这些,尽管不可能集身于一人,尽管不仅为武林中人所独具,但实践表明,武术作为一种磨练意志、锻造毅力、验证恒心、挑战耐力极限的搏击运动,其内外兼修所开发培养的正是这种人杰气质,正是这种无私无畏、光明磊落、坦荡潇洒的大丈夫气度。
古人云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武功修为的艰辛过程,从四处求学到潜心苦练、悉心体悟,恰如西天取经,不经磨难不成佛。武功磨砺的结果虽说不是成佛,但它所涵养的气质和气度,却往往是一个人担当重任或成就事业所必需的重要条件和资本。
而这种珍贵的人生财富,对于懒汉、懦夫、酒色之徒来说,是与之无缘的。原因是天地之间无非清浊二气,人世间无外乎正邪两气。清浊与正邪相通,阴阳与刚柔相连。不同的环境,不同的场所,不同的生活氛围,造就着不同的气质与气度。正是大自然的风刀霜剑磨炼了习武人的胆魄,蓝天下的青山秀水赋予了习武人飘逸倜傥闲云野鹤般的品性,天地之灵气、日月之精华孕育了习武人深邃的智慧与惊世骇俗的技艺!
当然,古往今来武林中人也有良莠之分、正邪之别。习武人一旦蜕变,纵是一等一的高手,浩然正气丧失,凶、蛮、霸、痞之气亦即代之而生矣!
————摘自《武魂》2002年12期卷首